2012年05月25日這天,中國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貴賓雲集,共同見證普立茲克獎(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)第一位中國得主的誕生 – 王澍,中國另類建築師,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。當全世界目光都聚焦於這個無上榮譽之時,這位史上第四年輕的普立茲克獎得主,他在北京的舊家,卻正在被拆除中。
出生於中國新疆,長於北京胡同的王澍,童年就在藝術薰陶中成長。母親是位老師,父親則是小提琴家,幼時大量接觸中國文學與西方哲學思想的他,造就其內斂、早熟同時又以另類、叛逆的性格。在研究所階段,便寫下一篇批判歷代建築大師的長篇論文《破碎背後的邏輯——中國當代建築學的危機》,往後數十年間不論韜光養晦、潛心鑽研,或是深入基層工地雙手實作,到一座座矚目地標落成,王澍至今仍誠懇而熱情地在作品中,實踐這個理想。
王澍批判現今電腦運算製圖已過於氾濫,導致建築師對建築的想像,變得過於枯竭、抽象與概念化。而庸俗的建築更讓整個城市變得庸俗。這也是他在完成博士學位後,離開上海來到杭州之因。不論在西子湖畔或山野田間,他像挑戰巨人的唐吉軻德般,不斷找尋建築與中國歷史文化的連結。
2006年起,王澍帶領著工作室的團隊,深入浙江各地進行鄉土田野調查。他曾沉痛表示:「當象徵中國傳統城市的『半邊山水半邊城』美學被破壞殆盡時,人們往鄉村找尋傳統。但現今鄉村不僅文化政策保護不利外,新起建的村舍皆為仿造歐美風格的別墅,傳統的院落、祖堂、土灶寸草無遺,毫無傳統屋舍美感。」而最後,他選擇浙江富陽的村落 – 文村,作為他搶救傳統文化的新起點。
當他在北京的舊家被拆除之際,他便體認到:「我與北京城的情感連繫已經消失」,而人與傳統的連繫消失,正是成千上萬中國城市與鄉村每天所上演的命運。
為挽救傳統文化被破壞,王澍使用大量棄置建材重新構築文村的屋舍,貫徹「修舊如舊」、「建新如舊」理念。諸如「寧波歷史博物館」、「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」、「五散房」、「瓷屋」等作品,他皆將數以萬計的磚瓦石碗礫,細心推疊出江東建築中特有的黑、灰、白等色調。他認為有人生活的地方,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積蘊與歷史軌跡,一拆除,文化即中斷。
王澍的妻子陸文宇,同時也是位建築師,在王澍負責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營建計畫時,扶持他度過了焚膏繼晷、毫無收入的四年時間,終究完成這棟有著800萬件棄置建材,宏大的校園建築。
王澍曾表示:「普立茲克獎的榮譽並不能保證我的舊家不被拆」,但每當有人向他回饋在其一棟棟作品中,找回昔時生活的情感,便是王澍最大的欣慰與酸楚。他仍在這條試圖建築現代人與傳統、自然情感的凌雲之道上,熱情奉獻著。
via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、archdaily、 zensic、TEDxShanghai – Wang Sh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