趨勢

台灣空間再生地圖|Vol.1 陽明實驗山屋 —— 廢棄營舍脫胎換骨,蛻變成品牌創新基地

實驗山屋


《台灣空間再生地圖》:十年一刻,回望這些年開枝散葉的改造典範

這些年,台灣出現許多老屋改造的咖啡店、書店、展演空間或文創園區,你也深深被老屋改造後、那獨具歷史韻味的美感吸引嗎?其實,會出現這樣的城市景觀,可以從十年前談起。

2008 年,台南民間發起的「老屋欣力」掀起全台老屋改造的熱潮,也為當地文創產業、城市行銷寫下輝煌的新篇章;2011 年,台北市府開始與民間合作,啟動一系列「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計畫」(URS),創下許多公有空間活化的案例。

此後,台灣就像踏上了空間活化之路的「黃金十年」,許多精采改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,席捲各大建築獎,更催生了像「台北老屋新生大獎」、「古都保存再生基金會」這類鼓勵空間再生的獎項與組織,族繁不及備載。

從萌芽到開枝散葉,這些案例早已超越改造本身,昇華為推動「設計思考」和「社會創新」的動能。《瘋設計》將每週帶您回顧一項案例,從創新的設計到面臨的挑戰、解決的問題,拼湊出屬於這塊土地的《空間再生地圖》。


 小檔案|Vol.1|陽明實驗山屋 |Y.M. Mountain Lab|2021 年

前身是位於陽金公路制高點的警察駐在所,建於民國 60 年代,周邊雲霧繚繞、環境清幽,但已閒置多年,直到 2021 年被「格式設計展策」改造成可供大眾休憩、生態教育、品牌設計的創新基地,是近年國家公園創新的焦點案例。



實驗山屋

荒廢的警察宿舍 —— 蛻變成複合式品牌創新基地

建於民國 60 年代的「陽明實驗山屋(以下簡稱:實驗山屋)」,前身是位於陽金公路制高點的廢棄營舍所,但時代需求更迭、已閒置多年的它,終於在最近被翻修成創新實驗基地,今年中正式開放,這個歷史記憶才再度與世人有了連接。

在這棟「實驗山屋」的周邊,盡是草坡景觀與箭竹林步道,環境幽美,加上位處「陽明山遊客中心」分佈帶的中樞,與小油坑、冷水坑、擎天崗等知名景點之間僅裙帶距離,坐擁景觀與交通的雙重優勢。

實驗山屋

廢棄宿舍能重新改造的契機,起源於文化部與臺灣設計研究院共同發起、由「格式設計展策」和其它新創組織執行的「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 Open Call」,眾人耗時一年多,終於串連起公私部門、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」等單位的資源,將設計思考導入品牌思維,打造出結合大眾體驗休憩、生態教育、設計品牌力的山中小屋。


將基地優勢發揚光大 —— 打造成質樸的「陽明實驗山屋」

在空間佈局上,「實驗山屋」作為棲居於自然中的主角,因此以木質調為基底,運用松木夾板染漆、回收舊建物木料板,搭配鐵件五金與木地坪,建構空間氛圍。移除夾層天花,還原建物原有挑高的雙斜屋頂,增加垂直向的通透感。

實驗山屋

二樓以「巡山員」的研究宿舍作為發想概念,別於一般展覽展示設定,以山居的尺度感營造親切的觀看視線,人們可以在手寫的筆記與手工剪貼的檔案資料中,一窺陽明山的生態地貌與人文景觀,更可自由席地而坐,在山林書屋以及山屋電台的軟體內容設定中,輕鬆選擇休憩、聆聽或閱讀的姿態。

展望未來,「格式設計展策」團隊期待,隨著實驗山屋誕生,能替這裡帶來更多與休閒、生態教育、品牌設計與創新的議題探討,並逐步影響周邊公共場域設施,開啟國家公園更多的想像與可能性。(該團隊正繼續研擬延展計畫,鎖定瘋設計,我們將繼續追蹤新消息!)

實驗山屋


圖文來源:格式設計展策陽明實驗山屋
買藝術、玩設計、聽課程,成為瘋設計商店會員
追蹤瘋設計臉書,美學素養立刻 Level Up!


延伸閱讀:猶如懸崖峭壁版本的落水山莊 Milad Eshtiyaghi的貪食蛇山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