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的德國哲學家馬丁‧海德格爾(德語:Martin Heidegger),在他1927年作品《存在與時間》中提及:
「存在(或存有)」(being)做為分詞,它同時具有動詞和名詞的特性。做為名詞,它是存在物(beings)和事物(things)的名稱。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是一個being。做為動詞,being象徵事物的「將在」(to-be)。」
Being 設計風格的基礎
馬丁‧海德格以「存在本體論」來回答「存在」問題:要破解「存在」的意義,必須從一種特殊的存在者著手。這種存在者是「為存在本身而存在」,而不是為成為什麼東西而存在。
「經由設計歸納空間。用以引領居者體驗、創造自有所屬的生活態度。而設計的主軸與創意,絕非我們逕自杜撰或臆測,而是透過與居者不斷溝通、傾聽,聚集人與空間的存在意義,對生活結構進行詮釋。」質覺制作 楊旻翰、羅士承設計師共同表示。
以「存在 ‧ being」作為質覺制作的風格統合,楊旻翰、羅士承二位設計師表示一直以來強調五感六覺、並汲汲深耕的設計創意,其中堅持與強調的,不是價值,而是基礎,這樣的基礎,建構於最珍惜、垂手可得的事物上!
當人的內心和諧,帶著對萬物的愛去生活,方可以學會詩意地面對生活。而設計本質,即是要透過創意的存在與落實,完美的闡述與體現生活、情感、美學、品味等形而上的美好狀態。
個案賞析: 序 ‧ 自然有致
設計概念:
重新規劃空間關係,以X、Y軸建立、串聯不同關係,並利用開放尺度改善採光不足等問題。
設計規劃:
X軸講述空間與人的互動,以大理石自然紋理聯袂廳區主牆、中島,形塑視覺焦點,傾聽量體與線性所詮釋的結構語彙。
Y軸則表述空間與自然連結,將光線及綠意順勢導入室內,演繹純粹自然美學。
序列 層次景深
將原廳區主牆與建築結構牆面脫離,將戶外光線導入室內,使原始餐廳區域與戶外作連接,亦將主牆景深延續至起居室,將餐廳中島檯面以輕薄懸浮的設計,構成量體焦點,後方透過實木格柵深色暈染形塑靜謐背景印象,襯托出空間層次,而當格柵拉門敞開後,視覺將再延續至後方純白彩度裡,使得區域之間互相牽引,圍塑更豐富的層次。
轉換 動線領域
藉由動線的重新配置,界定出不同空間的範圍。設定約莫在活動100㎡ 的空間內,即可以滿足其家庭成員的空間需求,並將收納機能極大化。將拉門以隱藏方式融入實木格柵牆面,成為造型立面之外,更是公私領域的介質,與人互動聚會同時,仍保有私人隱私。熟食區入口延伸格柵造型並退縮於輕食區櫥櫃的設計,完全獨立出豐富而多元的機能空間。
延伸閱讀:超現實建築設計主張│韓國 Moon Hoon建築事務所
想追蹤更多設計、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?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,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