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行到流水淙淙的澗壑、攀上布滿榛莽蔓草的林藪,或是沿著澶湉清溪之畔徐徐漫步,對許多嚮往自然的旅人,徜徉在天地曠野的懷抱中枕宿一晚,是路程,也是情懷。隨新冠病毒(COVID-19)走進後疫情時代,人們多已受夠都會區那進退失據的社交距離,取而代之,則是一股與自然重新連結的渴望。現在一款名為「種子莢」(seedpod)的飄浮小量體,正是個高移動性 宿營小屋 ,它讓旅人輕鬆化身遊牧民族,在不打折且媲美膠囊旅館的住宿機能下,優雅地走進山、親近水。
宿營屋的橄欖型輪廓以及架高懸吊構造,不僅能貼合山野間各種嶙峋凹凸、高低參差的地形,作為露營時的休憩空間,它也是一款擱置在平曠草地或公園的戶外家具。加上有機曲線的繭狀造型,讓它就算是人造物也能與所在地景融合。
這款戶外旅宿用品由Nomadic Resorts所研發,該品牌為跨領域的設計與建築公司,大部分與度假飯店合作。嶄新的宿營屋輕巧且移動性極佳,即搭即用,彷彿載著旅人四方遨遊的飛行器;它另個優點在於不妥協的舒適感,型態就像膠囊飯店那種迷你房間,尺寸雖小但功能俱全,不僅是未來一種嶄新的飯店住宿趨勢,也相當適合資源匱乏,地處荒陬僻壤的區域。
宿營小屋歷經曠日廢時的研發後,第一版實體原型終在2019年架設在非洲模里西斯的貝爾奧布雷(Bel Ombre)自然保護區, 對此品牌總監Louis Thompson談到,「我們從不起眼的種子得到靈感,創造一種漂浮式飯店房間,它雖然是臨時性卻十分牢固,讓人感到新鮮刺激但也能舒適入睡。這個微型量體本身就是革命性的體驗,就好像人類的一種繭,可以選擇置身其中棲住一晚,去觀賞四周野生大地的律動,或聆聽森林的聲音。」
當全球經歷一場新冠病毒的危機震盪,人們對旅行也有了不若以往的思維:離開熙來攘往的飯店而前往人煙罕見地帶。所以如何拿捏新住宿體驗和旅客舒適度之間的平衡,是Nomadic Resorts致力的方向。品牌關切的另個主軸,則是如何打造耐用性與永續性、確保土地健全、達到優質衛生條件與舒適性的旅塑環境,而此時,量體尺寸就成了關鍵。Louis Thompson解釋,「人類需要創造一個新概念,讓它能符合低接觸經濟(low-touch economy)以及社交距離的規範,恰好種子莢宿營屋以衛生材料製造,且相較傳統飯店房間能夠快速且輕鬆的消毒。」
仔細審覷這宛如太空艙的宿營小屋,種子般的自然造型實際上是基於空氣動力學考量。當工程團隊把構造輸入電腦的風速模擬,結果顯示,若以局部環狀結構並搭配新開發的科技布料,這個繭狀小屋將能抵禦颶風等級、每小時120公里的風速(km/h),因此就算地點位在海風山風狂颺的位置,也有很高安全性。至於使用上不僅可懸吊於樹間,還能採用落地的三角架做支撐,內部則備有照明、吊扇以及冰桶與充電裝置,讓這款宿營屋成了遠足、衝浪、野餐等各類上山下海戶外活動的理想選擇。
事實上設計的初衷,便是研發一種毋須使用重機械和電力工具的小屋,以利在荒野之地,省工省力快速搭建好,並採用低衝擊方式置入大自然中。對此,曾在非洲偏僻營地工作過的營運長Neil Hendrikz談到,「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只需使用人力便能安裝的結構系統,不拘地形與地點,都能在一天內搭建好,而且最少都能使用十年以上。」
至於內部空間,設計總監Olav Bruin則感性說自然界的種子本就蘊藏豐富潛能,因此這款宿營小屋的室內也以多功能主軸來規劃,包括根據日夜使用之別,在座位與臥鋪間自由轉換,盡可能讓微型量體發揮全部空間潛能。進到艙房般的小屋,裏頭配有彈出式淋浴間、廁所、洗臉盆和衣櫥,就算置身原始山林或世界荒涼一隅,旅人也不顯克難狼狽,而能輕鬆盥洗並保持著一身從容優雅。
圖文來源╱Designboom
買藝術、玩設計、聽課程,成為<瘋設計會員>,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