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聆聽花開的聲音》堪稱臺中花博最受注目作品,作者之一張耿華代表團隊「豪華朗機工」日前接受瘋設計專訪,揭露作品源起。
大眾最常問起作品主色為何使用豔紅?他說有幾個發想原因「紅色也代表了新生兒誕生時的顏色,團隊也以楓紅、臺灣欒樹、高山杜鵑花朵最盛開時,將幾種台灣植物花朵的紅,連結土地色彩延伸意義連結。」張耿華透露,豪華朗機工一度考慮白色「白色的花在晚上透過LED染色造成的多彩效果很棒;但白天,一束大白花矗立大地上,會因為森林園區的揚塵伴隨雨,沒幾天白色傘布就會髒掉而失去該有的單純。」
據說豪華朗機工到後期才決定參與臺中花博創作,是真的嗎?張耿華笑說,都要拜曾合作台電公司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的侯課長之賜,「2017年底我到文化部文馨獎會場為獲獎的台電董事長獻花,現場台電工公共藝術課-侯課長開玩笑向臺中花博設計長吳漢中順口一提,『豪華朗機工好像最近很閒,可以找他們創作。』」豪華朗機工真的「很閒」嗎?其實那時團隊正準備「臺東南迴藝術計畫(南方以南)」、「桃園產業藝術節」場勘,「我們開始構想,有沒有可能將臺北世大運作品《聖火臺》的主張及地方共創榮耀,再創造一件具有『博覽會高度的作品』回想當時急迫、剩3個月要提案,團隊當下不敢立刻答應,根據過往經驗,跟公部門打交道,時間緊不是好事。
幸好臺中市府很挺策展人/藝術家,所以雙方很快對頻,透過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黃局長協助整合台中當地重要的共同創作(贊助) 企業,也因為所有的參與企業/市府團隊及藝術團隊對於完成這件作品有著強烈的使命感,於是《聖火臺》耗期20個月、《聆聽花開的聲音》卻僅花短短8個多月就完工!
另一個順利完工的條件,要歸功臺中天候,「比如《聆聽花開的聲音》佈線工程進行時,工期只剩10天左右,每一天都掐得很緊,只要有任一天刮颱風、下起雨,工程就要暫停。」所幸氣候一路順暢,要不然,球形桁架、基礎建置、基地土建等環環相扣,一個環節落後,整體進度也會跟著受到影響。願意橫向溝通整合的局處、理想的天候條件,具有使命感的在地企業,幾點效應相乘,天時地利人和,關關過關關克服,才能在最後如期完成作品。
「混種跨界」是豪華朗機工(LuxuryLogico)2010年1月成軍就設定的創作核心,成軍那年、最早發展的2件作品即有跨界思維,「比如與台新銀行合作的藝術計畫《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要飛》,我們把天氣鳥輪廓與全台37200學童圖像結合成360度立體連續動畫、實驗作品《一日》又邀請舞者周書毅、林祐如、田懿葳合作,讓科技藝術結合表演藝術。」
豪華朗機工現階段團隊成員10名,領域來自景觀、建築、音樂、雕塑、哲學、語文、藝術管理、科技藝術等,成員有理性、也有感性型,由於工作性質橫跨程式控制、機電、美術、機械、雕塑等,需要頻繁跨界溝通,豪華朗機工期望有意加入團隊的人一定要有熱忱與積極的態度。最近
「豪華朗機工」數年累積有成,張耿華感性的說「以我個人經驗來說,時間拉回10年前,很多事我是辦不到的,比如給建築師、專業技師的設計圖,我當年不知道怎麼畫,到現在才抓得住『怎麼畫他們懂』。他進一步解釋「但這些學校沒教啊,我常講目標導向學習,有目標,知道解決什麼問題,你會想盡辦法學到那些專業;而那些知識,透過轉換成為經驗,才一再累積出自身跨界整合的基本功。」
眼前,「豪華朗機工」剛忙完「第一屆泰國國際雙年展」(Thailand Biennale Krabi 2018),再度以藝術作品執行成功文化外交。
「地點在普吉島對岸,泰國有意透過策展拉拔南亞大海嘯後的觀光。全球挑了70位藝術家參展,泰國雙年展作品《過境之時》(Voyage in Time),延伸甲米傳統交通工具「長尾船」意象,透過手機全景拍攝所創造出的數位切割再延伸的視覺效果,將船身從6公尺長數位切割再重組成26公尺,觀眾可持手機與作品再互動,泰國雙年展的作品有著數位的邏輯思考,但卻是使用泰國甲米當地傳統造船技法製作作品,與花博作品《聆聽花開的聲音》完全科機藝術的呈現方式截然不同。張耿華說 :「若把兩件作品擺一起,一定無法判斷這兩件作品竟然是同一個團隊的創作!」
註:《聆聽花開的聲音》維護開銷主是消耗品,花博開展期間由企業贊助,但範圍只至花博展期結束。目前府方預計就地保存,但實際狀況仍待商議決定。
2018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將於 2018 年 11 月 3 日至 2019 年 4 月 24 日在臺灣臺中登場。本次大會聚焦「生態.Green」、「生產.Nature」及「生活.People」三大主軸,並規劃后里、外埔、豐原三大園區,以生態保育、精緻農業與環境,營造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。
撰文/陳怡杰
作品圖片/豪華朗機工
二校、編輯/艾莉歐、豪華朗機工
想追蹤更多設計、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?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,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