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女設計師的作品,你認為應該是什麼樣子?柔軟如雲的裝飾?輕粉療癒的家具?
丹麥設計師Cecilie Manz認為,和女性設計師合作的家具品牌,不應預設這些設計師只能創造出女性物品。她向Dezeen表示,女性時常因為其性別,而非基於其過往作品而受到委託。
「我知道性別對一些製造商是有用的,」她說,「他們會特別來找你,只是因為你是女的,然後你還沒死。」Manz說她個人沒有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平等的對待,但她表示,那是因為她不理會性別的刻版印象。
「我一開始就會跟對方說,他們不該假定你會得到一個搖搖晃晃的粉色物體──因為那不是我 。」她進一步解釋。
2017年,米蘭設計周,有兩個著重於女性設計師作品的展覽。第一個是義大利品牌De Castelli,邀請每個設計師為金屬打造女性化的一面。另一個家具品牌Lago,則推出了內飾「對女性的善意謳歌」。
Manz說,她總能與品牌明確討論她做為一個設計師可以扮演什麼角色,以及對方可以期望從她的藝術風格得到的東西。
「去看我的作品集──如果你喜歡我做的,那你該問我,而不是因為我是個女人,」當然,每個部門角色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規劃,「他們可能會有需行銷會議,並覺得那樣很好,但我不考慮它,我只做我要做的事。」
多年來,Manz為各種品牌設計家居用品,例如她為Menu設計的Knot Trestle和為Fritz Hansen設計的著名燈具Caravaggio。
「當我和客戶合作,我有責任要知道他們是誰,以及他們的『DNA』──雖然我不喜歡這個詞,」Manz總是試圖創造符合品牌印象的產品,但她也要確保自我風格能融入每個設計之中。「作品不僅該反映出品牌特色,也要反映出我的樣子,所以我該有些空間對吧?」
Manz的觀點引發了創意產業中性別不平等的討論。而丹麥建築師Dorte Mandrup也曾在Dezeen專欄中提過,「女建築師」一詞強調了女性應該得到不同的對待,你怎麼看?
在台灣,單看設計產業,從建築、平面設計到其他各種設計,檯面上一字排出也多是男性,近年,當女性想要被看見,也常以「女力」強調性別「優勢」,你又是怎麼想的?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?
圖文資訊來源/deze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