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建築設計中,混凝土作為一種耐久、可塑且富表現力的材料,持續在全球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建築。2024年,各地設計師以創新理念與前衛技術重新定義混凝土的可能性,打造出兼具功能性與美感的地標建築。
這些作品展現了混凝土在結構、空間和環境整合中的多元潛力,從極簡主義的幾何造型到有機流動的建築語言,每一座建築都述說著與環境、文化和時代的對話。以下,我們將帶您走進 2024 年 7 大精選混凝土建築,感受永恆材料的現代詮釋與魅力:
1.Nendo 操刀輕井澤「塀の家」|全球首創碳捕獲混凝土,打造日式屏風私宅
nendo 以「永續發展」為理念,在日本輕井澤打造一座融入自然的私人住宅。建築採用全球首創的碳捕獲混凝土「CO2-SUICOM」,以工業副產品取代部分水泥,並添加二氧化碳吸收材料,有效減少碳排放,成為建築減碳的創新典範。
結合隱私與開放的灰色森林城堡,巧妙利用地形與環保建材
建築以超過 2050 塊灰色混凝土塊交錯排列,縫隙間讓自然光線和綠意滲透,營造無邊界感,同時阻隔外界紛擾。牆體角度經過精密設計,不僅確保臥室與浴室的隱私,還為客廳和餐廳帶來開敞的氛圍。建築坐落於輕井澤三角形地塊上,充分運用自然環境,周圍環繞著森林步道、瀑布和溫泉等景點。
2. 越南漂浮人類鳥巢,混凝土多功能綠色天堂 Nest House
越南建築師 Ho Khue 設計的 Nest House,坐落於 4.5×16 公尺的城市地塊,為一對年輕夫妻和孩子創造了彈性且支持成長的生活空間。建築靈感源自溫馨的家庭時刻,將家比喻為一曲「凝固的音樂」,詮釋家庭與建築的深層連結。
融入傳統與自然的設計語彙
設計採用會安古鎮的建築語彙,以木材門框與未加工混凝土飾面為基礎,結合中央花園的概念,營造自然與人文交織的氛圍。兩棟面向庭院的建築包裹出綠意盎然的中央空間,讓家庭成員感受到放鬆與創造力的激發。
Nest House 宛如城市中的綠色鳥巢,以空中花園與開放式設計串聯家庭生活、學習與探索,將溫暖、寧靜與創意融入日常。這座住宅成為一家人情感與成長的庇護所,展現了自然與建築的完美平衡。
3. 沉浸於天然井中的靜謐避風港, 粗曠主義混凝土 Villa Cava| Espacio 18 Arquitectura
由 Espacio 18 Arquitectura 設計,Villa Cava 位於墨西哥圖盧姆,以粗曠主義風格融入當地自然環境。建築採用裸露混凝土,展現原始質感,既耐候又低維護,適應潮濕與颶風多發的氣候。屋頂泳池靈感來自當地天然井(Cenote),透過圓形天窗引入光影,營造洞穴般的神秘氛圍,並模糊室內外界限,凸顯建築與自然的融合。
Villa Cava:粗曠主義的自然對話
室內設計延續建築語言,採用淺色木材與中性色家具,搭配光滑混凝土地板,呈現簡約自然的美學。9 公尺高的天花板與大面積落地窗引入光線與綠意,讓空間更具流動性。Villa Cava 成為結合力量感與寧靜氛圍的現代避風港,完美詮釋建築與自然的深度對話。
位於中國山東的「在水美術館」,是一座約 1 公里長的線性建築,高出人造湖面並延伸如漂浮於水面之上。其波浪形屋頂設計精密,與湖面輕觸,柱子與玻璃構成的立面允許自然光與水流滲透,實現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存。遊客在此可欣賞風景與藝術,感受如同在水中行走的奇妙體驗。
建築哲學與空間設計
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的設計哲學,強調建築與自然的深度融合,將美術館視為一件與自然共生的藝術品。柱子從湖中「生長」而出,支撐帶狀屋頂與玻璃結構,隨季節變化調節開合。水域與展覽空間交織,漣漪與光影在建築內外流動,讓每次行走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對話。
美術館以混凝土與石頭的灰度極簡設計,成為反映周圍自然色調的畫布。夏季綠意盎然,冬季展現柔和棕色,雨霧和陽光則賦予建築詩意變化。設計巧妙融合自然節律,讓建築在四季更迭中持續呈現動人的和諧景象。
5.安藤忠雄操刀,澳洲首建築設計| MPavilion 設計節混凝土灰色飛碟
安藤忠雄在澳洲墨爾本手插旗的設計 MPavilion ,展現其標誌性的幾何運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哲學。以中心柱支撐的 14.4 公尺鋁製圓盤天篷,搭配不同長度的混凝土牆,形成部分封閉的空間,靜謐而純粹。一半空間為倒影池,倒映天篷與天空,南北牆開口將墨爾本與公園景觀融入其中,營造與光、風和自然相連的沉澱場域。
安藤忠雄的 MPavilion:幾何美學與自然交融
作為 MPavilion 第十屆設計節的核心,展館於 2024 年初免費開放,舉辦多元文化活動,促進公共生活與社會互動。開幕週末包括 MPavilion Quilt Challenge 製作的被子展示,以及 João Loureiro 的裝置作品「Escala de Cinzas」,呼應建築主題,並邀請遊客體驗「灰色冰淇淋」。透過藝術、設計與活動,MPavilion 成為探索城市文化與創意的獨特平台。
6.新北市美術館 3166 根銀白蘆葦搖曳成建築|姚仁喜 大元建築工場
新北市美術館將於 2025 年 4 月 25 日正式開幕,由姚仁喜的大元建築工場設計,是新北市籌備逾 20 年的首座國際級公立美術館。美術館選址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處的三鶯新生地,依地勢如島嶼般錯落,融合景觀改造、生活美學與文化觀光,打造出一個結合藝術展覽與公共活動的藝文空間。開館前的 4 月 15 日,戶外園區將提前開放,包含「藝術街坊」、「圓頂藝術空間」及 9 件公共藝術作品,邀請大眾感受藝術與自然的共融。
融合藝術與自然的國際新地標|藝術村與建築共生的詩意空間
美術館建築靈感取自當地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,3166 根噴砂鋁管構成的銀色外立面,展現出蘆葦隨風搖曳的律動美感,並以陶管結合鋁管設計,呼應鶯歌陶瓷之鄉的印象,同時提升建築節能效益。建材選用以在地為主,兼顧環保與文化延續。姚仁喜以其前瞻性的幾何語彙,將理性與感性融入設計中,使建築不僅滿足功能需求,更成為觸動人心的藝術體驗。
地面層的「藝術村」以清水混凝土打造,結合藝術街區、雕塑露臺和咖啡館,模擬三峽與鶯歌老街的佈局,提供遊客漫步與探索的空間。入口處的耐候鋼人行路橋,隨時間展現獨特質感,與建築動態外立面相呼應。遠看時,鋁管構成的建築外立面如光影律動,映射自然景觀,吸引訪客走近細細品味,展現藝術、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存。
7.生於陸地盡頭,懸崖上的混凝土極簡咖啡廳|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(TAO)
位於中國雞鳴島懸崖上的極簡咖啡廳,由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(TAO) 設計,融合了自然與建築的張力,彷彿矗立於陸地盡頭。建築一部分嵌入岩石懸崖,水平結構向外延伸如浮於海上的巨石;另一部分為狹窄的垂直塔樓,僅 4.5m×4.5m,俯瞰無盡海景,微小卻充滿能量。整體以混凝土為主建材,結合嚴峻景觀,從遠處看似與峭壁融為一體,從上方俯瞰則如漂浮於海面。
建築內部設計細膩,每層塔樓均設有獨特觀景窗,引導人們從不同視角欣賞大海。穿過昏暗隧道可進入帶天窗的冥想空間,提供寧靜的港灣。整座建築如深入山體般,展現自然與人工的緊密聯繫,讓人回歸自然,體驗天地間的和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