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

五月‧個體|曼谷的孩童遊樂園,四種設計開發肢體探索力

01-bangkok-playground-nitaprow

每個孩子都是嶄新個體,而屬於孩童的空間,需要些什麼呢?

設計團隊NITAPROW在曼谷的孩童室內遊樂場playville內,打造四個不同的地形結構的區域,鼓勵行走、攀爬、潛游及爬行。

孩子們能從大廳入口「霧與樹隧道」進入遊樂區。在此,實木板鋪滿地板,並築起一道拱狀牆,儲物櫃、護理區的木質立面,與外牆之間形成隧道。玻璃牆上的漸變折射率光學薄膜,則為這個空間帶來朦朧的霧白光線。

在玻璃牆的另一側,是個加蓋的戶外區「沙丘與綠洲」。孩子們能在沙丘中玩耍,或在小型跳跳床上彈跳。

穿過隧道的「過渡大廳」,則由一個高起的木質平台創造出兩個空間:高起的地形能讓孩子們攀爬與溜滑,下方則形成一個私密的隱密空間,可以在裡頭堆疊玩具或進行交流。高架結構一端有兩扇木製拱門,與主遊樂區相連接,另一端則延伸視覺,能見到室外區域。

在主遊戲區中,NITAPROW試圖創造一種無盡的循環。上萬顆訂製的半透明球,滿溢在以地形為靈感的球池中。「自然光是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,」設計團隊對designboom說明,「多片採光板被均勻地放置在主樂園區上頭,近似於照明,並能指引陽光的方向。」

由於這棟建築外牆大多面向西南,於是設計團對讓毛氈片鬆散地從天花板懸下,在這些大型玻璃牆內形成簾幕,為孩子擋下強烈的直射日照。這些如像素般的氈片,從頂部的方形到底成圓圈,在旋轉時創造出不斷變化的構圖,遠看能發現它描繪的是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。NITAPROW解釋,這是要讓觀者後退一步,因為唯有正確的距離與視角,才能讓整個畫面變得更清晰。

看了這個為孩子打造的遊樂園,是否也會想從中擷取一些概念技巧,為家裡添加一些適合的設施,讓孩子能在其中開展身體、馳騁想像?

圖文來源/designboomplayville

  • 買藝術、玩設計、聽課程,成為<瘋設計會員>,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!
  • 想追蹤更多設計、藝術與生活類報導?加入<line好友>,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