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Louis-Kahn-httpswww.yatzer.comeven-brick-wants-be-something-louis-kahnslideshow2-yatzer-2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Louis-Kahn-httpswww.yatzer.comeven-brick-wants-be-something-louis-kahnslideshow2-yatzer-2.jpg)
建築大師路易斯‧康(Louis Kahn, 1901-1974):─── 建築的價值在於能成為社會進步的工具。建築應該要為追求個人與社會的福祉而努力。建築師不僅只是在設計上將房子蓋得更漂亮,更要提出讓大眾能有更美好生活的設計案。───
![路易斯‧康 Louis Kahn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Louis-Kahn-httpswww.yatzer.comeven-brick-wants-be-something-louis-kahnslideshow2-yatzer-2.jpg)
建築師中的哲學家-路易斯.康(Louis-Kahn)
大器晚成的Louis Kahn,以他50歲的年紀,做為人生的分水嶺;在50歲以前,作品多以國際潮流為主;但於1950年後到了義大利、希臘與埃及等地,感染當地歷史、文化與建築後,Louis Kahn遂演繹出獨特的建築風格,而他的作品也深深影響二十世紀的建築發展史。
![Louis-Kahn-國民議會大廈在孟加拉國達卡,路易·卡恩,1962-83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Louis-Kahn-%E5%9C%8B%E6%B0%91%E8%AD%B0%E6%9C%83%E5%A4%A7%E5%BB%88%E5%9C%A8%E5%AD%9F%E5%8A%A0%E6%8B%89%E5%9C%8B%E9%81%94%E5%8D%A1%EF%BC%8C%E8%B7%AF%E6%98%93%C2%B7%E5%8D%A1%E6%81%A9%EF%BC%8C1962-83.jpg)
孟加拉國達卡的國民議會大廈~路易斯.康(Louis-Kahn)
Louis Kahn說:「我記得一切自信仰開始 I recall the beginning as Belief。」對於建築,Louis Kahn 的作品整合了結構系統、材料、光線、幾何原型、人性價值於一體,且認為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。
![Louis-Kahn-Louis-Kahn-The-Power-of-Architecture-yatzer-3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Louis-Kahn-Louis-Kahn-The-Power-of-Architecture-yatzer-3.jpg)
加利福尼亞的Salk研究所~路易斯.康(Louis-Kahn)
「建築」二字除了其機能、角色外,更肩負喚起人類對於永恆價值的情感延續與象徵意義的重要使命。而 Louis Kahn 的建築概念深深影響著20世紀後許多著名建築與室內設計師,當然也讓台灣許多建築、設計師們望其項背…..。
在廣浩的設計眾生當中,以「存在設計」為創作核心的清奇設計蘇靜麒總監的設計從學生時期就深受 Louis Kahn 的影響,他認為:「設計的核心,在於呈現空間的存在。」當人的生活置入空間裡,會在長時間的推移中逐漸發現經由設計者佈局的構圖,就像是一個劇場的狀態,不斷的產生、消失、更變,設計經過時間的淬鍊,成就了空間的美,觀賞者在其中也能細細品味文字消失後的詩意以及恢弘的空間感受!
![D8B_9602_resize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D8B_9602_resize-1024x684.jpg)
作品 迂迴–清奇設計
蘇靜麒總監於設計過程中,強調從與場域共構的眾多因素,包含環境、空氣、綠意、材質、顏色…..等等,進而深究其存在的意義,這些起心動念的設計發想與概念,皆與 Louis Kahn 創造空間裡的主、從觀念,強調光影的應用,以及對於追本溯源的堅持,更是不謀而合!
![美術君臨37](https://cdn.fundesign.tv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2/%E7%BE%8E%E8%A1%93%E5%90%9B%E8%87%A837.jpg)
作品 劇場–清奇設計
在Louis Kahn建築概念中,承載著一種人本最初的歸屬信仰,結構和建築是不能被分開的;蘇靜麒總監自兒時就對「存在」有深刻體悟,將「人之生而有時」的感懷融入其設計理念,「存在設計」從而成為其獨有的設計語彙與建築美學。究其上述建築與設計本位的論述,可以發現,整合是自然之道,生活中的種種,可以順應著時間的更迭,向自然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