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線之於空間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贅述,引進適當的日光、用陰影調和氛圍,可以徹底改變一個空間的面貌。關於光影這件事,就不能不提到日式設計風格中利用光影營造出的,帶點「曖昧」「隱約」的含蓄氣質。想深入了解純日式風格,建議您可以從京都 ─ 蘊含日本上百年歷史的古都,去發現經典日式設計的關鍵字!
「引進光線就會相對地創造陰影,燈光照亮後更提醒了陰影的存在,這在古老的日本空間尤為明顯。回顧今日人類的生活空間,即使到了夜晚,日光燈依然亮晃晃地照射,剝奪了體驗陰影的機會。」 ——《意‧象‧京都:12個關鍵字帶你感受京都的空間設計》第九章〈光與影〉
陰影在一座城市裡幾乎毫無容身之處。以閱讀的空間為例。由於既不傷眼又省電的基本訴求,或進一步追求公共開放與環境友善的建築理念,穿透性的空間,似乎成為現代圖書館建築的共同特質。在新落成的高雄圖書館總館看書,一抬頭就有樹、有天、有海,彷彿乘著風在閱讀。
然而,風畢竟會擾亂書頁,我在明亮的空間裡常常分神。在自家,我喜愛用厚重的窗簾製造一方黑暗,讓身體舒適地浸在視線穿不透的微涼陰翳,心神又能專注地圍在書桌上一圈唯一光暈。而此時,桌燈便像神燈一般,讓我輕易滑進手中的書之世界。
「光與影」的搭配保留了空間的豐富表情,而這也正是《意‧象‧京都》這本書提出的一組空間關鍵字。
該書的作者清水泰博是一名出生京都的建築師,他在創業的過程中,經常受邀為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系的學生講授「古美術研究旅行」。這門課程正如其名,老師會帶著學生們展開為期兩週的「旅行」,主要造訪京都與奈良的歷史遺跡。期間,作者便以十二種日本的空間特性為觀察重點,有系統地介紹了京都的寺院、神社與街道種種,並將授課內容整理成這本書。
或許由於地利之便或文化的相近性,日本常常成為台灣旅人的落腳處。然而,在京都連續衝了幾天的寺廟神社街屋,或許能深刻地感受到一股濃濃的「日本味」,但這印象卻又常常矛盾地糊成一團、難以理解。而《意‧象‧京都》提出的十二組關鍵字,不如說就是置身模糊空間感中的十二條觀察路徑,既不破壞京都迷人的曖昧性,閱讀與行腳的旅人們又能藉此發展出新的想像與感受。
【書籍資訊】
作者:清水泰博
譯者:黃怡筠
出版 / 圖文來源:蔚藍文化
日期: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