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案建築物座落於高雄港灣區,室內有大面積的開窗,在設計上設計團隊希望能保持公共空間的連續性,善用港區的美景、取得水平視野的展開。
基地臨港,憑藉著優越的地利環境與絕佳的觀海視野,輔以有效的空間規劃及內外整合,讓業主感受設計不只侷限在室內框架之內,亦將戶外的優勢和諧的融入空間之中。
空間格局呈長向發展,藉由開放性的條件整合了空間的連續性,材質上則選用大量的煙燻橡木,不僅維持空間語彙的一致性,也利用材料本身單寧值的差異呈現更好的色差層次。
而日照及紫外線,對材料疲乏的反應也獲得改善,牆面刻意留下溝縫與凸出的實木條,增加光影在牆面移動的豐富性,呈現出 70 年代的設計風格。
開放的公共空間,除了串連了長型空間的動線,亦延展了內外的景觀視野,將港灣美景引入室內,體現內外共融的設計思維。
客廳、餐廳、起居室及開放的廚房中島,被安排在公共空間的長型軸線上,也因此空間行為被計畫性地整合,室內的公區與港區的美景完全貼合,軸線的端點迎向陽台的景觀植栽,形成有趣的對應。牆面及天花板的木皮裝修,搭配客餐廳及起居室的家具擺設,展現良好的空間連續性。利用牆面材料的消光處理及物件間彼此的相對應尺度創造關聯性,使得空間中的每個角落都能呈現出舒適的安定感。
臥房區則保留了充足的生活尺度空間以及絕佳的觀海視野,風格設計上則刻意拉開公私領域的差異性。主臥室被安排在最靠近海灣的位置,陽台、臥室、泡澡區打破了空間界定的藩籬,穿透性的設計讓三者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,共享窗外景緻;而臥室也向陽台借了綠意,使環境與室內空間產生連結,充滿陽光與生命力!
在現今都市化的環境中,人們的居住行為早已跳脫傳統模式,在設計此案時,設計團隊一別以往制式的設計手法,標準化的區域切割不再是唯一的選項,無界的空間思考,模糊的邊界,使得整體空間的使用上,更加寬敞與流暢,不僅降低人際的疏離感,也包容了創新無界限的意涵,期許能在環境、建築、居室與人之間創造出密不可分的關係,使人沉浸在自然語氣中。
更多內容敬請參考《台灣室內設計雜誌》第 20 期!
圖片、資料提供◎橙田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
文◎《台灣室內設計雜誌》編輯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