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—— 《道德經》
中國工作室「慕達建築」 Muda Architects 公佈了其在成都設計的一座博物館,這座 13000 平方米的建築被命名為「天府中醫藥博物館」,將佔據彭州匯通湖畔的一處場地。
該博物館致力於中醫歷史,並以陰陽符號的形狀排列:中醫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對應,認為人性是由陰陽二元構成。因此慕達設計將水與圓形土地結構相結合,形成一個巨大的太極圖、陰陽符號,代表整體中醫 (TCM) 的哲學。

既相對立又互依存,用太極圖形表達陰陽輪轉的和諧之美
中國傳統中醫歷史悠久,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,強調「天人合一」、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,認為自然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,陰陽二氣既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,並時刻都在有規律的運動與變化之中。
太極圖形像地表達了陰陽輪轉、相輔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源,也展現了一種互相轉化、相對統一的形式、和諧之美。

建成後,天府中醫藥博物館正門將位於其西側。在這裡,立面上的穿孔鋁板可以遮擋陽光,協助建築物保持涼爽。
在面向湖的東立面,雙曲面玻璃幕牆將自然光引入建築。

「天府中醫藥博物館」建成後將成為天府中藥城的標誌性建築
彭州是成都北向交通門戶樞紐,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藥材資源,並聚集了近 90 家醫藥健康企業。為積極響應中醫藥振興發展策略,2019 年以四川彭州工業園區為基礎規劃建設,正式設立天府中藥城。
2020 年 3 月,由盧昀帶領的 MUDA 慕達建築事務所為成都彭州市開始打造天府中醫藥博物館。「天府中醫藥博物館」位於「彭州天府中藥城」起步區內,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 1.3 萬平方米。場地東側為匯通湖,西側緊臨三環路,交通便利。
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天府中藥城的標誌性建築,為詮釋中醫藥文化、展示當地醫藥生態價值、傳播中醫藥知識起到積極作用。

主要公共空間,包括入口大廳、禮堂、互動展覽區和用餐區,將位於地面層。展覽和工作坊空間將設在一樓和二樓。天府中醫藥博物館地下層擬建停車場和公用設施,將與室外下沉廣場相連,為公眾舉辦一系列活動。
該博物館將全天候向公眾開放,並設有種植季節性中藥材的區域,未來將起到寓教於樂之功用。

MUDA 慕達建築從中醫哲學中汲取靈感,從「整體與辯證」的思想出發,引陰與陽為概念,生成空間的虛與實。以虛實相生的手法,將人、建築、城市與自然融合,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中醫的理念和底蘊,體現萬物歸一的自然觀。目前「天府中醫藥博物館」主體結構已竣工,預計 2023 年開館。

Source|Dezeen、Muda Architects
延伸閱讀|駁二 360 度「 大樹宇宙 」|與樹木、大地,也與城市對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