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忠漢,近境制作設計總監,主張設計應尋求空間特色的極致發揮,強調機能與美感的最大可能,同時尊重使用者的真實需求。作品強調自然、清晰的原始設計,以空間中隱藏的軸線,創造和諧的比例。以謹慎的態度和對品質的要求,把對的事做到最好。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石材家具公司擔任設計,對石材有深厚情感,亦在其作品中植入石皮元素,作為他獨特的設計標記。
拉堤(Moreno Ratti),大理石藝術工作者,來自義大利大理石產地卡拉拉(Carrara),從小與石材為伍,大理石就是他的玩具。大學主修建築,2013年開始投入大理石藝術創作,作品曾獲邀參加2014巴黎M&O展、2015米蘭世博、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等展覽,其設計的花瓶Little Gerla與枱燈piùOmeno(+O-)獲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選為永久館藏。今年8月應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邀請,赴花蓮舉辦為期五天的大理石工作營,與在地藝術家一同創作。
入秋的台北街頭依舊濕熱難耐。這一天秋老虎發威,高溫直逼36度;走進南京復興商圈的弘第美學館,在宜人而不劇烈的空調吹拂下,置身來自歐洲的精品家具間,身心舒然開展。
瘋設計很榮幸邀請到台灣中生代室內設計師中的佼佼者─近境制作唐忠漢設計總監,以及來自義大利大理石的故鄉卡拉拉的大理石藝術家拉堤(Moreno Ratti),一同來聊聊大理石的魅力。
與石材之鄉的緣份 串接對大理石的情感
聽到拉堤來自卡拉拉,唐忠漢總監眼睛一亮,進入回憶的漩渦。「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花蓮的家具設計公司當設計,花蓮常被稱作『台灣的後山』,又盛產大理石,公司特別把名字取為『前山』,就是希望把後山的精神發揚光大。這段就業經驗,讓我對於石材有很深的認識與成長。」
第一次訪台的拉堤對這個小島印象極好:「台灣人很友善,而且花蓮的景色好像卡拉拉!我把照片傳給義大利親友看,他們都說『花蓮和卡拉拉沒什麼不一樣嘛!』就連工地場景和產業現況,兩地都很相似。」花蓮開採的白色(卡拉拉白)和綠色(蛇紋石)大理石,也正是卡拉拉聞名於世的石材種類。
兩人都覺得花蓮和卡拉拉有許多相似之處,不論是風景,盛產大理石的特色,或是產業現況。這兩個相距超過一萬公里的城市,彷彿孿生兄弟般,有種相繫的命運。
設計的慧眼 從廢棄石材中尋找創作靈感
與石材的緣份,開啟兩人的設計與藝術之路,而他們皆能從世人眼中視為廢材的石板或石皮,發掘其中的美。
唐忠漢總監形容:「我覺得這些廢棄的石材有一種『時間感』,透過切割方式與加工技術,能創造這些材料的新語彙,進而在空間表現中創造質感。」
他強調,石材不只是建材,而是創作元素。面對石材不能只看單一表面,應該觸摸、翻轉,用不同角度觀看,並且對於結構、紋理、硬度、斷裂面乃至於特性,都必須充分了解掌握石材的肌理。
在卡拉拉出生成長的拉堤,從小與大理石為伍,工廠不要的廢棄石板就是他的玩具。如同卡拉拉的多數大理石買賣是家族經營,拉堤的家人也多從事石材相關工作,大理石深入生活的時代與版圖。
對於石材運用饒富心得的唐忠漢總監與拉堤,現場立刻開電腦互相分享作品照片。唐忠漢總監對於拉堤簡潔卻充滿巧思的作品驚嘆連連,拉堤也對於唐忠漢總監能運用僅一公分厚的大理石板,在壁面上營造織品的視覺感到佩服。
石材產業的未來 在地化走向國際化
在拉堤眼中,花蓮和卡拉拉如此相像,然而家鄉已面臨嚴重的產業停滯問題。他說:「卡拉拉的大理石產業發展了幾十年,已經失去了探索技術與創新的精神。同業間時有惡性競爭,新一代年輕人也缺乏資源。」
拉堤的感嘆,唐忠漢總監也感同身受,他認為花蓮有很好的材料,也有身懷絕技的資深工匠,然而國際市場對於花蓮大理石藝術的認識並不多,關鍵或許在於「資源」。
要提升花蓮的石材產業,唐忠漢總監認為,應從在地化走向國際化。舉例來說,可以透過參與國際展覽,並結合設計師與石材,開拓生活用品等路線,讓國外認識花蓮大理石蘊含的設計潛力;此外也能結合台灣設計師之力,讓群體的設計能力成為一種國際識別度。唐忠漢總監建議,不妨以也出產大理石、設計發展蓬勃且需求量高的中國作為市場,提高台灣作品能見度。等到蓄積足夠的能量,就能帶動產業順利轉型。
結語:尋找花蓮的米開朗基羅
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的不朽名作「大衛像」,用的正是卡拉拉大理石。如何激發台灣的設計活力,以花蓮大理石為素材,創作令世人注目的作品,是國內設計界可以共同努力的遠大目標。
唐忠漢總監認為,台灣有很棒的設計能量,也有好的石材;若結合眾人之力,輔以具影響力的品牌概念與多元的產品開發方向,創作絕對能夠更上層樓。拉堤也說,台灣有很棒的工匠,毋須複製外國文化,定能走出自己的路。相談甚歡的兩位設計師與藝術家甚至約定,未來要一起合作,不論是舉辦工作營或合作設計案,要讓「花蓮vs.卡拉拉」迸發更燦爛的火花!
︱採訪後記︱
與台灣及義大利大理石產地有不解之緣的唐忠漢總監和拉堤先生,雖是初次見面,卻因為相近的感受和經驗,很快地在彼此身上找到共通語言。
重新發現原鄉內在的美好,並把這份美好傳達給世人,透過這場對談,讓兩位新世代設計人對於如何復興大理石美學,都有了嶄新的思考方向。
※特別感謝弘第美學館提供場地。